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青年学生的寄语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7月2日-7月5日,艺术传媒系传媒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南平市松溪县巨口村、宁德市屏南县沁源山庄和寿山乡白玉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艺术传媒系党总支副书记叶章球、学生科科长兼团总支书记廖士喜带队指导,十二名青年学生干部参加。
第一站:松溪县巨口村
7月2日下午,艺术传媒系志愿服务队应松溪县巨口村村委邀请,前往巨口村开展航拍宣传服务工作。团队运用无人机设备,对村落传统民居与特色景观进行影像采集,为后续制作宣传片积累了一手素材。巨口村驻村书记林黎清书记表示,希望与系部达成长期性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学生成长与乡村振兴双赢发展的坚实桥梁。
第二站:屏南县沁源山庄
7月3日,艺术传媒系传媒志愿服务队前往屏南县沁源山庄开展实践活动。屏南县沁源山庄位于屏南县西环路,此处自然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集村乡镇民宿、乡村酒家、旅游团建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庄。

队员们在带队指导老师叶章球副书记和廖士喜老师的带领下,运用专业设备对山庄内景、房间陈设及周边自然风光进行多角度取景,拍摄素材全方位展现了山庄“生态+休闲+团建”的复合型文旅特色。此外,该素材也将用于剪辑山庄文旅宣传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站: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
白玉村位于屏南县寿山乡东部,是宁屏二级路宁德进入屏南县的首个建制村,被誉为“屏南东大门”。近年来,白玉村先后获得省级乡风文明联系点、省级生态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并在2025年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7月4日,志愿服务队抵达寿山乡白玉村,走访当地村内风貌、遗存古建筑及稻田公社特色产业,并运用专业设备对其进行拍摄取景。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白玉村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宣传渠道受限等发展痛点。廖士喜老师就宣传痛点与当地乡镇宣传部负责人进行交流。他表示,系部团队将通过宣传片的制作助力屏南乡村文旅产业的宣传发展,同时希望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模式,与优质乡村建立共建机制,发挥系部学生的专业优势,以传媒赋能乡村振兴,开展文创设计、文化挖掘等传媒志愿实践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随后,志愿服务队与寿山乡党委书记周朱顶就乡镇文化宣传模式发展史、特色古道活动以及新媒体运营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廖士喜老师表示,当今古村宣传发展需聚焦发展青年力量,打造与时俱进、创新纪元的特色宣传模式,为乡村文旅宣传发展储备一批优秀生力军。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践行青春使命担当的生动写照。未来,艺术传媒系将继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探索更多“专业实践+乡村振兴”的模式路径,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新兴传媒力量支持。
文:陈浩闽;图:杨欣妮、王靖洋
初审:陈鑫洁;复审:廖士喜;终审:范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