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玉山实践探新径 青春奋进启新程

作者: 文/倪海奔、邓艺倩 图/“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实践队  点击数:   时间: 2025-07-02 22:37:59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激发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服务社会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锤炼本领、服务社会。2025年7月2日,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满怀热情来到建瓯市玉山镇,走进茶山、梨园与农田,开展了一场“上山下地”的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玉山镇乡村振兴的蝶变密码。

茶山实践探生态 车间品艺悟传承

青山如黛,茶香浮动。7月2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位于玉山镇岭口村的建瓯市凌云生态茶厂。在茶厂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穿梭于郁郁葱葱的茶山之间。负责人以高海拔茶山为例为队员们讲解茶山的生态环境管理、不同品种茶树的种植生长过程及日常养护知识。并开展了“除草”实践,将除掉的杂草埋入土壤进行降解循环可以给茶树提供养分。通过学习与实践,队员们了解茶叶生长的全周期流程。

下山后踏入茶香四溢的制茶车间,在负责人的专业介绍下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制茶工艺,萎凋、凉青、做青、杀青、揉捻……每一个步骤都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茶产业代代相传的深厚底蕴,更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队员们沉浸在茶香氤氲的氛围中,对传统制茶工艺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1693813391

141C01405A

D119E30C

751F3

梨园探果学农技 茶室品茗感匠心

下午,实践队员转场至玉山镇翠冠梨种植基地。走进梨园内,颗颗饱满圆润的果实在翠绿枝叶间忽隐忽现。基地负责人为队员们详细讲解翠冠梨套袋防护的养护要点与精细化管理流程。通过实地观察和互动交流,队员们认识到科学种植和管理在果树栽培中的关键作用,为助力乡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随后队员们走进建瓯市霁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评茶室,深入感受“手工制茶”与“机器制茶”之间的区别。经过品尝和对比,队员们发现“手工制茶”遵循传统的制茶工艺,虽然制作过程耗时较长、产量较低,但茶叶能够充分保留其天然的香气,口感醇厚、品质高。而机器制茶虽然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的优势,但在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体验大家深刻认识到茶产业中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展开深入思考与讨论。

1188BFF85

BFF0E767

3765C

田间劳作晓农艰 实践宣讲护生态

傍晚,队员们走进玉山镇东山村田间。在村民指导下,认真学习黄豆种植的相关知识并展开种植实践。当前该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手工农耕变为机器辅助耕作,节省了人力物力,让种植速度加快且产量更高。队员们在劳作中留下了辛勤的汗水,深刻体会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艰辛和不易,进一步增强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后实践队员回到玉山镇,向村民了解他们对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看法和需求,并分发由实践队员制作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册。结合相关内容为村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希望大家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为营造一个生态、和谐的环境共同努力。

17DD213788

C4139DCA

以“茶”为媒,串联乡村产业调研、技艺学习与农耕实践。队员们在茶山探路、车间问技、田间耕耘、实践宣讲中将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的青春动能,以实践筑牢成长根基,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初审:陈颖;复审:吴锦鸿;终审:黄淑燕)

上一条: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溯酱酒文化渊源 悟乡村振兴新篇 下一条:园林系“青力青为 筑梦芝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注入知识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关闭

必威体育官网园林系 CopyRight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rd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者火狐浏览器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